古代人是怎么上厕所的?

看到‬这条‬题目‬,我忍不住‬分享一下我们以前八九十年代是怎么上厕所的趣事‬。

我出生在80年代的华南农村地区,那时候我所在的农村景象基本都是四合院或者零落的土瓦房。

为什么会有零落的土瓦房?根据我们这边的风俗,大家认为粪便是污秽之物,厕所不能建在主屋之内,所以零落的土瓦房要么是猪圈要么就是粪坑,文雅点的叫法就是厕所。

我在网上找来几张图片,基本就是这个样子。

因为是让人唾弃的粪坑,所以这种土瓦房几乎都不会怎么打理,看起来非常简陋,隐私性极差,但是他们又每天需要用到它,这种矛盾的关系真是让人难以理解。

粪坑就在这一间摇摇欲坠的土瓦房里,搭上两块从山上被人遗弃的棺材板就成了一个简易的排便场所。

为什么要用棺材板?因为坑下面是“万丈深渊”做棺材的木质好,不容易断掉。

再来说说排便后用来清洁的东西吧,竹篾

这种东西简直是我们那个年代小孩的噩梦!

第一家长可以抽来教训小孩,第二就是把它放在粪坑清洁肛门。

我最怕用的就是这种东西,因为它两边很多毛刺,而是清洁的时候如果手势偏了就会割到!

后来在九几年的时候,生活好了一些就用一种非常粗糙的“火纸”。这种火纸是用竹子打碎后制成的粗纸,表面布满毛刺,而是纸感较硬,农村人一般拿它来折成元宝拜祭祖先使用,说是给下面的流通使用的宝贝。

用来便后清洁算是上了一个质的飞跃。

但是现在想起来越想越觉得滑稽,拜祭用品拿来擦屁股……不知道下面的祖宗会怎么想。

大概在2000年左右,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类似于A4纸那样的卫生用纸,家里面才用上这种纸品,这种纸品比火纸更加柔软,更重要的它是白色的,高级感和档次一下子就上来了。

直至到2005年左右,家里面开始用上现在市面上通用的卷纸,这种纸质比起上面提到的A4纸制品纤维更具韧劲更加柔软。

根据史料《后汉书》的记载,蔡伦在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上用树皮、麻头、旧布、渔网革新造纸工艺,改进了造纸术,制成了“蔡侯纸”,元兴元年(公元105年)奏报朝廷,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。

虽然“纸”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,但是纸品在民间的使用推广还是比较落后的,因为古时生产力低下,在封建时代纸品还只属于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的“高级品”。

所以基本不难猜测,古人上厕所的条件有多艰苦了。